Skip to main content

融合科學與藝術

荷蘭藝術家M.C.Escher 的名畫Circle Limit III中的魚極引人入勝,每一尾魚從雙曲幾何(hyperbolic geometry)的角度來看,大小都是相同的,而愛因斯坦正是用這幾何理論來描述空間和時間的關係。對於理學院的吳俊熙博士而言,畫中的魚不僅是藝術作品,它們更是匯集精密鑲嵌及想像力、融合科學與藝術的最佳例證。

參加者以馬賽克瓷磚密鋪出M.C.Escher的木刻作品Circle Limit III

參加者以馬賽克瓷磚密鋪出M.C.Escher的木刻作品Circle Limit III

於2014年6月10日在真光女書院舉行展覽後,吳俊熙博士(後排左六)及其團隊與參與的學生合照 

於2014年6月10日在真光女書院舉行展覽後,吳俊熙博士(後排左六)及其團隊與參與的學生合照 

荷蘭藝術家M.C.Escher 的名畫Circle Limit III中的魚極引人入勝,每一尾魚從雙曲幾何(hyperbolic geometry)的角度來看,大小都是相同的,而愛因斯坦正是用這幾何理論來描述空間和時間的關係。對於理學院的吳俊熙博士而言,畫中的魚不僅是藝術作品,它們更是匯集精密鑲嵌及想像力、融合科學與藝術的最佳例證。

香港學生或大眾絕少有機會鑑賞上述同類例子,因此吳博士決定推展一個活動計劃,啟發年輕人從不同的角度了解科學與藝術的融合,有別於從校內課程認識到的,科學與藝術壁壘分明的情況。

他說:「人們往往把科學和藝術歸類成兩極,但如果你仔細探索各種文明的產物,比如金字塔,就可以看到結合了設計和建築材料兩個範疇的藝術作品,當中更要考量如何把這一切合併起來。這不只是科學或藝術,而是科學與藝術。」

吳博士於2013年及2014年舉辦「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向12至15歲學生推廣科學與藝術絕非是互不相干的概念。

本年共有105名學生參與了為期一天的工作坊,當中包括不同講座解構多樣隱藏於大自然的藝術,比如菠蘿和向日葵中的圖案、摺紙背後的科學以及動畫背後的視覺錯覺。

學生們其後更把他們從Esher的藝術作品中學到的概念付諸實踐。其中一組學生利用樂高積木打造Escher的無限循環樓梯,並制作出以此為背景的定格動畫。學生們亦創作其他涉及科學理論的藝術作品。該批作品於香港文化中心及香港國際機場等不同地方巡迴展覽六個月,以提高公眾對科學的興趣。

吳博士說:「我們希望指出的是,科學和藝術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我們需要稍停片刻,觀察四周。我知道在節奏急速的香港並不容易,但這樣的片刻能讓我們有更深刻的體會。」

工作坊參加者在活動後對科學、藝術的偏好有所改觀。所有學生在參與工作坊前受訪,表示在科學或藝術之間,他們只會選擇其中一項。工作坊完畢後,百分之42的學生改為同時選擇兩者。

吳博士指他希望結合科學與藝術的活動能夠持續,而他正在尋找不同的方式來吸引公眾對科學的關注,如設立一個香港大學科學視像頻道。他和梁淑貞博士將在來年夥拍Go.Asia和港燈家政中心舉辦一個名為「科學廚神挑戰賽」的烹飪比賽。有關講座的詳情及活動亮點,請到YouTube瀏覽香港大學科學視像頻道

吳俊熙博士及其團隊 ─ 張文彥博士、陳志宏博士、呂嘉蕙博士及梁淑貞博士獲理學院頒發2014年學院知識交流獎,獲獎項目為「科學與藝術的融合」。

Back to 專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