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争分夺秒: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学童

改善学前教育和早期介入服务之间联系的服务模式

林瑞芳教授(左五)及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参观一个参与「协康会」先导计划的幼稚园,并和学童一起参与精巧活动技能训练环节

林瑞芳教授(左五)及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参观一个参与「协康会」先导计划的幼稚园,并和学童一起参与精巧活动技能训练环节

如果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童能够尽早得到介入服务(如言语治疗)的话,获益会更大。但在香港,这却知易行难。由於缺乏介入服务,学校与介入服务之间又没有联系,因此等待支援的学童人数超过六千。随著政府著手准备2017年起提供免费学前教育,改变现状的时机到来,亦是当务之急。

2014年,林瑞芳教授协康会开展新的模式来加强学前教育机构和介入服务之间的联系。在其后的一个学年,他们在10所幼稚园测试该模式,证实有效改善学童的学习成果。

这些成果令政府积极回应,并於2015年下旬宣布将新模式延伸至450所幼稚园,作为为期两年的项目试点,令介入服务轮候册上的学童减少至约3,000名。

林教授说:「这项政策是一个大举措,因为服务轮候册名单非常长,而及早介入对学童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要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童改善情况,现在就要趁著免费学前教育即将推行的这个契机来采取行动。我很高兴我们的模式对政府政策有这么大的影响。」

这个服务模式要求专家除了为学童提供康复训练之外,亦须在中心培训学童父母和每月一次到幼稚园培训教师。

她说:「专家向教师提供个人指导来处理学童的行为问题,例如学童在课堂上闹情绪。专家亦提供针对有特殊需要学童的课程和环境改善建议。」

「专家可以在现场为教师提供许多具针对性和具体的支援,帮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童。甚至没有特殊需要但成绩落后的学童亦可以受惠,整间学校都获益良多。」

试点研究结果显示服务模式能有效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童。在研究中,120名学童(包括对照组)中,有接受服务的学童在认知、语言能力、活动技巧和自主技能等方面的表现均有显著进步,超越没有接受服务的学童。

教师亦反映他们在教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有所提升。林教授说:「教师不仅见证著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童成长,亦见证著自己和学校的发展。项目成果为双轨(校本及中心为本)支援模式的成功提供有力实证。」

心理学系的林瑞芳教授获社会科学学院颁发2016年「学院知识交流奖」,获奖项目为「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所提供的先导服务模式:成效评估研究」。

Back to 合作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