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智慧物流革新「組裝合成」建築法

工程項目的關鍵在於品質監控。為了促進香港建造業的發展及提升工程質素,政府正推行「組裝合成」建築法,而由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研究團隊研發的遙距電子檢測系統,便為遙距監控工程質素帶來突破。

傳統物流供應鏈受新冠疫情影響而大受打擊,繼而影響了依賴內地預製組件的本地「組裝合成」建築(MiC)工程項目。

工程師以往一般會在模塊運送至本港工地前,親往珠三角的工廠監測其各項品質,但受疫情下的出入境限制所限,監測工作難以進行。

由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學者組成的團隊便借助區塊鏈技術研發出一套電子檢測系統,幫助檢驗及追蹤組件從建造、運輸到最終組裝的過程,免去工程人員跨境工作的需要。

內地的工廠工人會將建造流程的所有技術細項及相片上載至系統,方便身處香港的工程師及建築師檢驗組件的接合處、色彩搭配、內部配件及裝置等各項元素,最後批准運送來港。

研發電子檢測系統的團隊成員包括港大建築學院副院長(研究)呂偉生教授、城市規劃及設計學系葉嘉安講座教授,以及已退休的前港大物業處處長譚景良工程師 

呂教授表示:「模塊完成後,會經貨車或貨船從內地運送來港。我們研發的得獎物聯網技術可以監察整個過程,掌握運輸進度、震動幅度、溫度、濕度及其他有用的資訊。」

電子檢測系統獲香港大學物業處、保華建業集團、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支持,並獲政府的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系統設有i-Core、e-InStar和e-TranStar三項應用程式,現時正用於香港大學黃竹坑學生宿舍建造項目。

譚先生表示:「港大黃竹坑學生宿舍是應用MiC及電子檢測系統的先導項目,工程的建造時間因而縮減至少15個月,為建造工程開創新猷。」

遙距遙距電子檢測系統榮獲2022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智慧物流金獎,評審嘉許項目「透過使用創新科技,確保符合國際標準的施工質量和安全」。

系統亦於MiC成就嘉許禮上獲頒四個獎項,在香港以至海外地區屢獲表揚。

 

 

 

Back to 創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