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知识交流综观

每当我们的研究成果或产品消除了人们的痛楚、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困难或业界由来已久的问题;每当我们的研究对社会政策发展有正面的影响;每当我们成功地协助一些非政府组织或业内人士解决他们的疑难;每当我们为社会加添了艺术和文化的色彩;每当我们增进了公众的知识,作为研究人员一分子,我实在深感光荣。

持续追求与社会分享香港大学的知识

副校长(研究), 知识交流办公室总监, 谭广亨教授

「知识交流」已成为我和港大同事们平日不时讨论的新话题 ― 除了一贯有关大学研究策略的讨论及闲话家常的交流。我很高兴看到同事想知道更多关於如何让他们的学术工作回馈社会和大学发展知识交流对他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同事明白到知识交流并非新兴概念;事实上,香港大学一直从事知识交流的工作多年,只是没有鲜明的旗帜,而是为贡献社会默默耕耘而已。

知识交流是指透过与社会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和专业知识,为物质、人类、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各方面谋取更大福祉。这是一个大学与社会间的双向交流,当中涉及工商业、公营机构、非政府组织、专业协会和公众;知识交流不仅包括技术转移,同时涵盖所有学科,例如艺术、人文及社会科学等。

我们通常的讨论都集中在大学透过知识交流对社会所作的贡献,这份通讯的特写文章亦是例子。另一方面,知识交流可以充分提升我们的学术工作在其他界别的影响力。研究成果的贡献长期以来都以其对学术界的影响作为衡量准则,例如以学术文献、获邀为学术期刊编辑、於学术会议发表的次数等来量度。然而,知识交流驱使我们深思学术研究对社会、 经济和大众生活质素的影响;与其他界别的机构建立以知识交流为本的合作关系,更会启发我们探求社会所需和未来研究的新路向。

此外,知识交流为我们的教与学提供真实的例子,让我们与学生分享,亦令学生学习与社会息息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掌握如何灵活运用到他们未来的工作中。

每当我们的研究成果或产品消除了人们的痛楚、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困难或业界由来已久的问题;每当我们的研究对社会政策发展有正面的影响;每当我们成功地协助一些非政府组织或业内人士解决他们的疑难;每当我们为社会加添了艺术和文化的色彩;每当我们增进了公众的知识,作为研究人员一分子,我实在深感光荣。

香港大学亦十分重视透过知识交流来扩阔我们的学术工作。在管理层面上,港大成立了知识交流执行小组,成员包括麦培思教授白景崇教授张英相教授和我本人,负责监察大学整体的知识交流发展策略;各学院亦设立了於学院层面的知识交流工作单位。我们现时的工作著重於制定知识交流的政策、架构及相关的配套措施,为推广及发展知识交流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今期通讯中的故事展示了香港大学於知识交流工作方面的广阔层面,及我们的教员在社会上所作的影响,它们更彰显了我们的同事对知识交流衷心的承诺。

副校长(研究)
知识交流办公室总监
谭广亨教授

 

知识交流融入於各层面

副校长 (校园发展), 麦培思教授

除了教学和研究,知识交流亦是港大不可或缺的部分。知识交流已正式列入港大《2009-2014发展策略》,为港大各学院和教职员的工作带来正面的影响。

知识交流将於制订每年度财政预算的过程中,成为其中一项评估各学院表现的指标,以表扬在知识交流方面表现杰出的学院。与此同时,於人力资源方面,有志於以其学术成果及专业知识回馈社会的同事可就知识交流的卓越表现而获得认同。我们将在稍后向学院进行谘询,提出让知识交流在教员的工作中占一独立比重。

这些措施不仅突显了港大实践知识交流的承诺,并於各层面将知识交流融入我们的文化,知识交流已成为大学的其中一项核心活动。

副校长 (校园发展)
麦培思教授

 

贡献社会不限学科

知识交流办公室副总监, 白景崇教授

知识交流包含许多不同活动,较为人熟悉的或许是传统技术转移或研究成果商品化,但本校的学者在非科技相关的范畴里亦为社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们的工作对业界、文化、环境和以研究为基础的公共政策发展等方面影响尤其深远。

联系社群是我们在知识交流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现在所有学院皆积极与商界、公共部门、非牟利组织和社区团体等建立更强的伙伴关系。这些联系不但可以启发创新知识交流的新思维,还可以惠及参与其中的伙伴,包括大学本身,以及社会大众。

香港大学发展知识交流的目标,就是不论以任何具体形式进行的知识交流,均以卓越研究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对外联系渠道,为学界以外的各个层面带来显著的影响。在这份通讯中由九位「2011年学院知识交流奖」的得奖者所分享的故事便是我们这个目标的最佳例子。

知识交流办公室副总监
白景崇教授

 

技术转移∶连接科研和实际应用的桥梁

技术转移处处长, 暨知识交流办公室副总监, 张英相教授

社会普遍认同创新科技对於香港以及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举足轻重。大学作为社会的知识孕育基地,透过科研开展创新科技。若要将创新科技转化成实际的应用产品,那便要著手技术转移,所以技术转移是知识交流的重要一环。

转化研究成果至可持续商业应用的过程是十分具挑战性的。研究人员需花很多时间和努力,而且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香港大学在2006年已成立了推动技术转移的架构,甚至比2009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提倡知识交流更早起步。技术转移处负责提供技术转移相关的服务给科研人员,而港大科桥是一所香港大学全资拥有的企业,接通大学与工商界,进行研究成果商品化及其他商业安排。

我们对技术转移的投入,是为了让我们的科研人员可将其研究成果对社会作出实质及正面的贡献,例如研发一种救人的药物,设计一个为工商界解难的方案,发明一种改善人类生活的产品等等。我们亦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创业精神,使他们及香港大学能为社会的未来有所贡献。

技术转移处处长
暨知识交流办公室副总监
张英相教授

Back to 专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