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最有效地发挥研究成果影响力

知识交流已正式成为港大的第三个使命,它贯穿每一个学科并且是大学与公众互动的「自然」过程,当中包括为发明授权、提出议案解决社会问题以至联系公众的文化和人文学科活动。回顾几年前,本地大专学界对知识交流的焦点狭窄,港大的知识交流管理层因此面对很大的挑战。

知识交流办公室副总监白景崇教授

知识交流办公室副总监白景崇教授

知识交流已正式成为港大的第三个使命,它贯穿每一个学科并且是大学与公众互动的「自然」过程,当中包括为发明授权、提出议案解决社会问题以至联系公众的文化和人文学科活动。回顾几年前,本地大专学界对知识交流的焦点狭窄,港大的知识交流管理层因此面对很大的挑战。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称这使命为「知识转移」,原本各院校只透过财务指标,例如专利数目、授权所得收入、合约研究和衍生公司来评估成效。由2009年起担任知识交流办公室副总监的白景崇教授认为由此去理解知识交流非常局限。

他说:「有一流的意念当然尽可能获得专利和将它授权。但即使是专利本身的目标也不一定是赚最多的金钱。也许你想将这些构思最有效地用在社会上。像港大那么全面的大学,财务指标不能涵盖所有范畴。」

港大采纳了这概念,把知识交流纳入所有学科中。现在各学院都设有学院知识交流工作单位,由副院长带领的团队组成。此外,港大已成立拨款计划让教学人员进行知识交流和对非学术界有潜在影响力的项目。知识交流是每年学院资源分配的其中一个指标,亦已纳入教研人员的表现评核。

白景崇教授从一开始已强调港大的知识交流必须建基於良好的科研和教学基础上,消除了知识交流与两者之间关系的疑虑。

这一切措施已见成效,港大的知识交流活动非常多元化,有些是校内活动,例如香港大学学术库港大三分钟论文比赛;也有很多是由个别学者、学院或学生发起的活动。项目的例子可在知识交流网页上找到。此外知识交流奖於2011年设立,表扬以知识交流作出贡献的教员,得奖者和卓越教研的得奖者均於年度的颁奖典礼中获得表扬。

白景崇教授说:「这些奖项可让人看到知识交流在大学内的范畴有多广。事实上,我们不只鼓励和表扬有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也重视那些关乎社会、文化、公共政策、健康、环境和生活质素的研究成果影响力。我们对这广义概念的坚持,让教资会明白其重要性,教资会在2012年加入一些非财务指标,改变了自2009年以来只用财务指标的框架。我们应是本地首间院校,能够拟订涵盖大学整体的知识交流策略。我曾获邀到其他院校演讲,我们很高兴可以与人分享经验。」

我们有些活动是受外国大学的启发,例如昆士兰大学的三分钟论文比赛。白景崇教授说:「我们可以汲取其他人的经验并且做更多,例如在校园内建立创业文化。」

至於未来的发展,我们会参考英国的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编译:「评审研究卓越的框架」),当中在非学术界发挥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在2014年的评审占百分之二十的比重。不论将来香港的科研评审会否沿用这个机制,「研究成果影响力」将成为港大知识交流策略方针的重点。

Back to 研究影响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