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KE Spotlight

  • 港大获捐赠1亿元於本部建「谭荣芬创科翼」

    港大获捐赠1亿元於本部建「谭荣芬创科翼」

    谭荣芬先生是本地的建筑师,於1950年入读香港大学首届建筑学课程的学生,而当年的建筑系是隶属於工程学院的。谭先生特意捐赠港币一亿元予母校成立「创科翼」,以支持工程学院学生各种体验式学习。为答谢谭荣芬伉俪的慷慨支持,香港大学特意将创科翼命名为「谭荣芬创科翼」。「谭荣芬创科翼」将成为工程学院新的标志及提供开放式环境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跨学科创新,提升学生的创意、跨范畴学习的能力及实际操作的技能,为社会服务。同时,创科翼亦会促进研究人员和学生的学术交流,引导他们深入了解新兴科技最新的发展和挑战,并进行不同的尖端研究项目,培育新一代的工程人材。

    Read More
  • 港大合作研究揭示本港庞大海鲜巿场背后的黑暗面

    港大合作研究揭示本港庞大海鲜巿场背后的黑暗面

    根据联合国最近有关粮食供应的统计数字显示,港人每年人均消耗六十公斤海鲜,远超全球平均的二十公斤。由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ADM Capital Foundation世界自然基金会珊瑚大三角计划携手发表的《一鱼不留: 香港食用珊瑚鱼贸易―2017》研究报告指出,香港作为贸易中心每年活珊瑚鱼交易量约2万到3万吨,总值超过10亿美元。报告亦指出,由於监管不力及故意误报等原因,香港的活珊瑚鱼贸易进口量,总体可能被低估达50%。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教授兼报告的主要作者薛绮雯教授表示香港作为整个贸易链的中心角色,必须及时采取行动监管,否则野生珊瑚鱼有可能在下一代消失。研究团队促请政府尽快加强措施,遏止非法贸易,包括更新有关进口活鱼申报及查核的条例,更好地监察和管制货物/活鱼物流,并呼吁市民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海鲜。

    Read More
  • 「赛马会乐龄同行计划」发布香港晚年抑郁意识及态度社区调查结果

    「赛马会乐龄同行计划」发布香港晚年抑郁意识及态度社区调查结果

    赛马会乐龄同行计划」总监及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系主任林一星教授发布香港晚年抑郁意识及态度社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港人认为晚年抑郁情况普遍。1,332位受访者中,过半数 (52%) 认为,至少一成长者有抑郁症状,而当中一半更估计长者抑郁达三成以上。同时,受访市民中超过八成(85%)表示愿意协助受情绪困扰的亲友及邻舍求助。调查亦发现,港人对长者抑郁存有一定误解。约半数(50%) 受访者未能确定抑郁并非老年转变的正常反应;假若长者谈及自杀时,有四成受访者 (40%) 觉得他们不是认真的;对於如何识别有抑郁的长者,近半数受访者 (48%) 不确定记忆问题可能是长者抑郁的症状之一;而在处理手法上,超过七成人 (75%) 存在误解,以为透过提醒抑郁长者自己的福气或往好处看,便能协助他们。研究团队提醒市民可多留意长者的状况转变及投诉,因为晚年抑郁可以透过身体不适或认知问题等表现出来。

    Read More
  • 港大研究揭示空气污染引致环境不公

    港大研究揭示空气污染引致环境不公

    由香港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合作成立的「港大剑桥清洁能源与环境研究平台」(平台), 最近一项跨学科研究发现,空气中PM2.5(直径2.5微米或以下的微细悬浮粒子)平均浓度与香港社会剥夺指数统计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这表示香港各选区间,存在由空气污染引起的环境不公。身兼平台总监的港大电机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李安国教授指,研究的数据显示较多弱势社群聚居的地区,空气的污染程度较严重。平台共同总监林哲奇博士亦指,研究结果显示香港迫切需要建立更加统一、以民为本、因地制宜及公平公正的环境政策。

    Read More
  • 2017年卓越知识交流奖

    2017年卓越知识交流奖

    香港大学於2015-16年度设立了大学层面的「卓越知识交流奖」,表扬为社会带来重要影响的教员。2017年「卓越知识交流奖」由社会科学学院叶兆辉教授及其团队 - 罗亦华博士程绮瑾博士获得。

    Read More
  • 香港大学的禽流感恒常监测计划在新鲜粮食店检出H5N6禽流感病毒

    香港大学的禽流感恒常监测计划在新鲜粮食店检出H5N6禽流感病毒

    食物环境衞生署(食环署)委托香港大学对街市及新鲜粮食店进行的禽流感恒常监测计划,较早前在湾仔一新鲜粮食店检取的砧板环境样本及冰鲜鸭表皮拭子样本确认检出微量H5N6禽流感病毒,经专家分析,相信有关冰鲜鸭并无受感染,只是表面受到微量病毒污染。由於病毒不会在冰鲜禽鸟的屠体上增殖,所以经妥善处理的冰鲜禽肉感染禽流感的机会很低。食环署正追查病毒污染的源头。

    Read More
  • 香港大学生物学家的合作研究揭示海洋的低氧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香港大学生物学家的合作研究揭示海洋的低氧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联合国跨政府海洋学委员会成立的科学家团队「环球海洋氧网络」,在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刊登的学术文章中全面分析公海及海岸水域低氧情况的成因、后果和解决方案。公海中氧气含量零的缺氧海水量於过去半世纪上升了超过4倍。研究指出世界需要减慢气候变化速度和减少营养物污染来阻止海洋含氧量下降情况恶化。香港大学海洋生物学家及报告的共同作者安原盛明博士(Moriaki Yasuhara) 说: 「亚洲的海岸地区包括香港,是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水域之一。」研究团队亦指出,全球须从以下三个方向著手才能令低氧情况受控:源头著手,营养物污染和气候转变;保护脆弱的海洋生物以及改善全球追踪低氧情况的设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