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KE Spotlight

  • 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協助本地牡蠣業

    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協助本地牡蠣業

    香港牡蠣(Crassostrea hongkonggensis)美味可口,營養豐富,並且有助於清潔和豐富我們後海灣水域的海洋生物。然而,本地的牡蠣產業正面臨威脅。由港大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 Dr V Thiyagarajan領導的項目透過研討會和實用的培訓提高公眾對這方面的意識,並以科技協助業界。這項目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撥款計劃漁農自然護理署資助。

    Read More
  • 港大植物學家研發植物生長技術助緩解氣候變化和糧食短缺問題

    港大植物學家研發植物生長技術助緩解氣候變化和糧食短缺問題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林文量博士率領的研究團隊及學生劉益松博士,在模式植物擬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上研發出能促進植物生長速度及提升種子產量達百分之38至57的新技術,以增加植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員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找到了能促進植物生長的基因,名為「紫色酸性磷酸酶2」 (AtPAP2)。「紫色酸性磷酸酶2」可以促進某些蛋白分子進入葉綠體和線粒體,繼而分別提高它們收集太陽能和產生「三磷酸腺苷」的能力。此技術將來或有助提高糧食生產,解決糧食短缺問題。團隊在港大技術轉移處的協助下,已為有關技術申請專利。

    Read More
  • 港大科學家發現珊瑚礁在本港污染的水域仍能蓬勃生長

    港大科學家發現珊瑚礁在本港污染的水域仍能蓬勃生長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Dr David Baker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雖然城市發展令海港嚴重污染,本港水域仍然有豐富的海洋生物。一些頑強的珊瑚種類仍能在這無情的環境中生長,科學家正硏究它們如何能在逆境中生存,期為全球受威脅的棲息地帶來希望。

    Read More
  • 2015年知識交流獎

    2015年知識交流獎

    香港大學於2011年設立了「學院知識交流獎」,由各學院選出對知識交流作出重要貢獻的教員,表揚他們對工商界或社會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或文化影響。2015年「學院知識交流獎」的得獎名單已公布。

    Read More
  • 港大地球科學系與世界各地的學者合作研發全新激光技術揭示前所未見的化石細節

    港大地球科學系與世界各地的學者合作研發全新激光技術揭示前所未見的化石細節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兼古脊椎研究所主管的文嘉棋博士以及八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研發了一種簡單的新技術來研究化石。這種新技術名為激光刺激螢光 (LSF: laser-stimulated fluorescence),它以激光取代一般的紫外光,使通常不會螢光的化石在受激光的刺激下發出螢光,再利用相機鏡頭拍攝螢光影像以進行分析。每一種的激光顏色代表不同波長的光,而不同波長的光能使化石上的礦物有不同的刺激反應。LSF為化石中的骨、軟組織、體壁(如皮膚和植物表皮的保護層)和周圍岩石基質的指紋提供一種即時而非入侵性的化學識別。有了LSF,研究人員只需約港幣4000元便可迅速設立研究站。它可代替昂貴的掃描方法,如X光和電腦掃描,以尋找隱藏在岩石基質內的化石。

    Read More
  • 港大許士芬地質博物館開設展覽揭示6500萬年來古氣候變遷

    港大許士芬地質博物館開設展覽揭示6500萬年來古氣候變遷

    港大許士芬地質博物館於2015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推出一個名為「新生代氣候變遷」的永久展覽,希望追溯氣候變遷的歷史到由約6500萬年前延續至今的新生代-「哺乳動物的年代」。展品包括多種印證古氣候變化的物件,包括3000年的樹木年輪、海洋沉積物、海洋微生物和哺乳動物化石,它們是地球氣候變化的「有機紀錄」。港大地球科學系宗永强教授表示新生代氣候揭示過度的溫度和二氧化碳水平躍升,會破壞地球的自然調節系統,造成短期的氣候突變,甚至會導致一些物種的滅亡。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由工業革命開始不斷上升,可能導致氣候突變,情況需要正視。

    Read More
  • 2014年知識交流獎

    2014年知識交流獎

    香港大學於2011年設立了「學院知識交流獎」,由各學院選出對知識交流作出重要貢獻的教員,表揚他們對工商界或社會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或文化影響。有見「學院知識交流獎」非常成功,港大亦於2012年加設了「知識交流獎」(非學院單位),以表揚大學其他獨立部門或單位同樣為知識交流作出重要貢獻的教職員。2014年「知識交流獎」的得獎名單已公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