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 Spotlight
Filter
-
-
2022年學院知識交流獎
香港大學每年的「學院知識交流獎」,由各學院選出對知識交流作出重要貢獻的教員,表揚他們對工商界或社會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或文化影響。2022年「學院知識交流獎」的得獎名單已公布。
Read More -
2021年卓越知識交流獎及香港大學創新者獎
香港大學於2015-16年度設立了大學層面的「卓越知識交流獎」,表揚為社會帶來重要影響的教員。2021年「卓越知識交流獎」由牙醫學院Duangporn DUANGTHIP博士及其團隊–朱振雄教授、盧展民教授及姚嘉榕教授獲得。
香港大學於2020-21年度亦設立了大學層面的「香港大學創新者獎」,以表揚創新研究有極高潛在影響力的教員。2021年「香港大學創新者獎」由工程學院張彤教授獲得。
Read More -
2021年學院知識交流獎
香港大學每年的「學院知識交流獎」,由各學院選出對知識交流作出重要貢獻的教員,表揚他們對工商界或社會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或文化影響。2021年「學院知識交流獎」的得獎名單已公布。
Read More -
港大工程學院研發節能建築技術 減少吸收太陽熱量和能源消耗
一個由港大工程學院院長及機械工程講座教授趙汝恆教授領導的RGC CRF項目研發了各種各樣的節能建築技術。被動式無源輻射冷卻器和智能窗戶是其中兩種創新而又成熟的技術,能夠將其引入行業。被動式輻射冷卻器是一種用於建築外墻的墻板,在無需額外能源的同時,通過輻射冷卻為室内環境提供冷卻效果。熱致變色智能窗戶通過調節自身特性,在高溫的情況下阻擋太陽輻射,或在處於寒冷天氣的時候,讓太陽輻射進入室内來保持舒適的室内環境。安裝被動式無源輻射冷卻器和熱致變色智能窗戶能夠減少建築物吸收太陽熱量和暖通空調(HVAC) 系統的能源消耗,更重要的是他們無需用電並且對環境友好。
Read More -
卓越知識交流獎﹑香港大學創新者獎及香港大學青年創新者獎
香港大學於2015-16年度設立了大學層面的「卓越知識交流獎」,表揚為社會帶來重要影響的教員。2020年「卓越知識交流獎」由理學院丁凱琳博士﹑David BAKER博士﹑Timothy BONEBRAKE博士及杜德俊教授獲得。
香港大學今年亦新增了大學層面的「香港大學創新者獎」及「香港大學青年創新者獎」,以表揚創新研究有極高潛在影響力的教員及青年教員。2020年「香港大學創新者獎」及「香港大學青年創新者獎」分別由工程學院湯初陽教授和郭嘉威博士獲得。
Read More -
港大工程學院探索創新方式 利用人工智能優化冷水機組性能以降低能源消耗
由港大工程學院院長及機械工程講座教授趙汝恆教授領導的一個項目探索了一種通過優化供暖、通風和空調 (HVAC) 系統冷水機組性能,從而降低能源消耗的創新方法。根據機電工程署發表的香港能源最終用途數據2020年度報告,在2018年,空氣調節在最終用途的總能源消耗和電力消耗中分別佔最大的百分比為18%和32%。以2008年為基準至2018年,HVAC系統相關的能源消耗迅速增長了約15%。為了提高冷水機組的性能,本項目通過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為冷水機組開發了預測性操作控制策略,而當中無需安裝任何額外的設備。 人工神經網絡(ANN)用於預測未來趨勢,而粒子群優化(PSO)用於搜索冷水機組的優化設定點。在冷水機組中採用人工智能 (AI) 可以提高整體能源效率,減少能源消耗並改善HVAC系統的維護工作,從而減少HVAC系統引起的碳排放。
Read More